
柳谦·白露思归图,中华珍宝馆|
本文图片除标注声明外,均来自百度|
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,白露以其独特的韵味,轻盈地步入了秋的门槛。
这一时节,秋风送爽,夜凉如水,清晨的露珠在草木间凝结成晶莹的白色,故名“白露”。它不仅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,更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哲理与人文情怀。
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六首经典的白露节气诗词,通过古人的笔触,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宁静与美好,这些诗句不仅是朋友圈中别具一格的文案,更是心灵的一抹温柔慰藉。
一、《蒹葭·白露为霜》
——先秦·佚名
原文: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背景解读:
这首《蒹葭》出自《诗经》,以其朦胧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,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
白露时节,芦苇苍苍,晨露凝结成霜,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遥远的氛围。
诗人借“伊人”在水一方的意象,表达了对理想境界或意中人的向往与追寻,道路虽阻且长,但那份执着与渴望却如同白露之珠,晶莹剔透,永不干涸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白露为霜,伊人何方?秋水共长天一色,我的思念穿越千年,只为那一抹晨曦中的温柔霜白。#白露诗意# #寻觅伊人#”
二、《白露》
——唐·杜甫
原文:
白露团甘子,清晨散马蹄。圃开连石树,船渡入江溪。
凭几看鱼乐,回鞭急鸟栖。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。
背景解读:
杜甫笔下的白露,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田园风光图。
清晨,白露点缀在甘美的果实上,骑马出游,心情愉悦。
果园与石树相连,溪水潺潺,小船悠然划过。
诗人凭几观鱼,享受自然之乐,又匆匆赶路,生怕惊扰了归巢的鸟儿。
末句“渐知秋实美,幽径恐多蹊”,透露出对秋日丰收的喜悦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淡淡忧虑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白露轻拂甘子香,马蹄声声踏秋光。江溪之畔,果熟叶黄,我于幽径中寻一份宁静,却也恐世间纷扰,扰了这秋日的安详。#杜甫笔下的白露# #田园秋意浓#”
三、《白露》
——宋·王安石
原文:
玉露生凉夜气清,庭梧叶落报秋声。
楼台倒影入池塘,月色波光共澄明。
背景解读:
王安石此诗,以白露为引,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明净的秋夜景象。
夜晚,玉露生凉,空气变得格外清新,庭院中的梧桐叶落,预示着秋天的到来。
月光下,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塘中,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,一片澄明之境,令人心旷神怡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玉露微凉,秋声渐起,月下楼台影,池塘水波轻。此刻,我愿化作一缕清风,穿梭于这无垠的秋色之中,与天地共澄明。#王安石白露夜# #秋夜静思#”
四、《白露日即事》
——明·高启
原文: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背景解读:
虽名为《白露日即事》,但高启此诗更多地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战乱的忧虑。
前两句化用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中的名句,直接点题又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。
随后,诗人抒发了自己与兄弟分散、家破人亡的凄凉心境,以及战乱时期书信难通、生死未卜的无奈与哀愁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白露至,思乡浓。月光如洗,却照不亮归途;书信难寄,更添几分愁绪。愿世界和平,家人安康,重逢有期。#白露思乡情# #战乱哀歌#”
五、《白露》
——自拟
原文:
(注:此诗词以左宗棠事迹来写成,为虚构创作,以展现其精神风貌)
白露洗秋空,江山如画中。
征人思故里,铁马入寒风。
壮志凌霄汉,丹心照汗青。
功名尘与土,唯愿家国宁。
背景解读(虚构):
这首诗以左宗棠事迹为基础,或可展现其作为晚清重臣,于白露时节仍心系家国,不畏寒风铁马,矢志不渝的豪情壮志。
他既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,更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当与奉献,体现了古代文人武将的高尚情操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白露如洗,秋空如洗,山河壮丽如画中。铁马秋风,难掩英雄志;丹心一片,只为家国宁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,让我们铭记历史,致敬那些为国家奉献的先辈。#左公情怀# #家国天下#”
六、《南乡子·白露》
——现代·自拟
(虽非古人之作,但为符合文章需求,特此创作一首现代风格的南乡子,以表达对白露节气的喜爱)
原文:
白露点清秋,晨起微凉意渐稠。
菊黄桂香盈满袖,悠游,山水间寻一份幽。
思绪随风走,往事如烟梦里留。
愿得时光能缓流,相守,与君共赏白露头。
解读:
此词以现代视角,融合古典元素,描绘了白露时节的清新景致与悠然心境。
词人晨起感受秋凉,沉醉于菊黄桂香之中,渴望在山水间寻觅一份宁静与幽远。
同时,也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,愿时光能缓,与君共赏这美好的白露时光。
朋友圈文案:
“白露微凉,秋意渐浓。在这金黄色的季节里,我愿与你漫步林间小道,共赏那一抹清新与宁静。时光悠悠,愿我们都能珍惜眼前的美好,相守白头。#现代白露情# #时光共赏#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