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兄弟不共财,姐妹少往来。
兄弟姐妹之间血浓于水、情同骨肉,维系着家族的亲情、赓续着家族的根脉,相互关照、相互帮忙、相互提携,人之常情。但兄弟之间还是要少一些财产方面的往来,否则很容易因亲情关系,导致财产分配不均,引发兄弟之间的嫌隙,“亲兄弟明算账”正是此理。姐妹少往来,并非是减少走动,不来往,而是要有个度,尤其是成家立业的姐妹,频繁走动,会产生攀比、嫉妒心理,导致心理距离越来越远。把握好了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分寸,才会真正做到“兄弟和气金不换,妯娌和气家不散。”
2.人情要厚积,相互来捧场。
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亲戚之间其实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交场。亲戚上门了,要热情好客、善待周详,大小困难,能帮的一定要全力以赴,不能帮的则要说清道明,避免误解误会。亲戚之间的红白事、升学宴、满月宴等,能参加的就不要缺席,人不到礼到,相互捧场,相互麻烦,人情才会逐渐厚积,亲情才能恒久维系。要避免自己成为“现用现交”的亲戚,平时没动静,出现就借钱,还喜欢以“亲戚亲情”关系绑架,当你有求于他时,则是各种冷冰冰。这种亲戚过于现实,很容易失去信任。亲戚之间,彼此有真心,才会换真情,毕竟“打断骨头连着筋”。
3.心中怀恭敬,亲情恒久远。
亲戚相处,要心怀一颗恭敬之心心怀感恩、和风满面、认真倾听,亲戚之间的情义才能相互稳定,并恒久维系。与亲戚相处,要心怀感恩,不分亲疏、不论贵贱,真诚以待,不对晚辈的疏漏揪住不放,不对前辈的怠慢耿耿于怀;和风满面,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”自己不愿做的,不要让亲戚去做,不喜欢的东西,不要随意送给亲戚,避免被误会、被抱怨;认真倾听,好的记下,不好的剔除,尽力帮忙,即使被坑过伤过,也无需抱怨。
4.亲是亲,鱼水情,三件事,不透露。
一是自己的隐私不能说,比如自己的财产、人脉关系等,一定不要轻易透露,即使谈到这些话题,也要点到为止,如果隐私被泄露,很容易被人大做文章,或者成为旁人的笑柄;二是自己的收入不能说,比如月薪水、投资方式,都要小心,能不说尽量不说,要烂在肚子、闷在心里,毕竟人心难测,不要高估人善,也切勿低估人恶;三是自己的家事不能说,夫妻感情、孩子学业成绩、婆媳关系,都是家家难念的一本经,诚如老祖宗所云“逢人只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”。对亲戚也一样,家事告诉亲戚,只会带来火上浇油,而无法解决任何问题。
5.对三类亲戚,要少往来、多远离。
一是总喜欢否定或贬低你的亲戚。这类亲戚嫉妒心强,心高气傲,自己混得不一定好,却擅长讽刺挖苦,看上去没有坏心,却负能量满满;二是有事相求,才会想起来找你的亲戚。这种亲戚,跟你保持一般关系,平时没啥联络,一个电话或微信,开口就借钱或帮忙做这做那,只有索求,没有奉献;三是不但不帮你还落井下石的亲戚。比如别人落难了,不但不伸出援手,还频频甩锅栽赃,这类亲戚不要也罢。

6.跟亲戚相处,要算好三类账。
一是经济账。人情与利益一定要分清,切不可混为一谈,否则就容易因亲情而模糊利益关系,最终导致亲戚之间翻脸,成为路人;二是人情账。亲戚之间相互帮忙,能帮不能帮都得结合个人实际而定,能帮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,帮了就得感恩,帮不了也要相互理解。三是责任账。为人子女,要谨守赡养老人之本分;为人父母,应尽教育子女、培养良好家风的责任;为人子女,则要敬老爱幼,相互帮扶。
7.与亲戚相处不要做的五件事。
一是不炫耀财富、地位、学识、房产,这样会让人挂不住脸面,导致双方渐行渐远;二是不暴露亲戚隐私,让每个人有自己的私人空间,不受干扰、安静前行;三是不参与亲戚的家事,清官难断家务事,一家各有一家难,越参与,越糊涂,关系会更难处;四是不做能力之外的承诺。能做则做,不能做就明确说明,避免答应了又做不到,被人认为说大话空话;五是不在背后说亲戚的坏话。隔墙有耳,坏话不能说,何况你说的一些话,有时貌似善意,也会被理解为说人坏话,以免亲人变仇人。
8.亲戚购置巨额固定资产,能不参与的就不要加入。
买房买车,都是一个人人生中经常遇到的大事,亲戚之间经常会相互帮忙、参考,提供购买建议,甚至会相互借款。实际上,这些大件固定资产,个性化相当高,每个人的需求、条件、风格都会有很大差异,如果亲戚之间过度参与,很容易适得其反,吃力不讨好,买对了不一定会感谢你,但买错了又会怪你乱建议。
9.借了亲戚的钱,除了及时还本金,还要记得还上利息。
亲戚之间,难免会有一些急难救助,相互帮忙、借钱理所当然,但借钱要学会感恩,不能久拖不还,或者找各种借口还不起,这样会让亲戚关系变成陌路。还钱还有不少讲究,比如借了多久,就要加上当时的利息,本息一起算,一并还钱,在本息基础上,最好再加几百,亲戚嘴里可能会说过意不去、客气一遍,实际心里美滋滋的,下次再借,就更会顺理成章了。
10.亲人要生,生人要熟,熟人要亲。
距离产生美,亲人之间不是说要生分,而是不能太过亲近,适当保持距离,反而亲情会更好。两兄弟房子挨在一起,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,往往矛盾重重,分开住,各有各的世界,反而更亲近。面对陌生人则要打破相互之间的隔膜,变得熟络一些,才能更好办事及合作。熟人之间,尤其是老朋友、老同学,难得一见,就要显得亲近、亲热,让人有宾主如归之感,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更进一步。
